今日(2月3日)23时34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 ,“立春”即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鸡年有两个立春?
今年的鸡年可不寻常,将会出现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年两头春”现象,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日。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2017年1月28日开始到2018年2月15日,为农历的丁酉年,俗称“鸡年”,长达384天。由于立春日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因此,“鸡年”包含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初七立春(2017年2月3日)和腊月十九再次立春(2018年2月4日)。
相对于“一年两头春”,还有“无春年”和“单春年”。这是由中国农历和阳历两套历法并行的制度造成的。
据小新了解,“一年两头春”现象每隔数年便会出现一次,上一次出现在2014农历甲午马年,而再下次则要等到2020年农历庚子鼠年。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立春以后,由于阳气上升、万物复苏、大地解冻、气温回升等因素,夜晚发出一种香甜,清新的气味,取代了秋冬季节灰尘、落叶的气味。
“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鞭春牛”:
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就是鞭打春牛,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迎春”:
由于是春天的开始,我国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称为立春节,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
立春在养生上主要是护肝
在作息时间上,人们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要力戒暴怒,更忌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饮食要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
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所以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因此,早春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易发时期,特别是孩子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立春之后依然比较干燥,喝花茶可以帮助驱散冬季聚积在人体内的寒气。
此外,“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适量运动、少熬夜、多食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开始,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你准备好迎接春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