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家上市房企剥离或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
据中房网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冠城大通、格力地产、美的置业、华远地产和银亿股份等5家上市企业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
7月10日,冠城大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公司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指定的关联公司)。交易完成之后,公司将不再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而将聚焦于电磁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业。
7月7日,格力地产公告表示,对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进行调整,拟置出所持有的上海、重庆、三亚等地相关房地产开发业务对应的资产负债及上市公司相关对外债务,并置入珠海免税集团不低于51%股权。
格力地产董事会秘书处工作人员表示,重组完成以后,公司将实现从以房地产为主业向以免税业务为主导的大消费为主业的转型。
6月24日,美的置业对外公布了一项业务调整计划,其计划将房地产开发业务进行剥离,并将该业务的权益重组至私人公司美的建业持有。
更早之前,华远地产也于今年4月底披露,其计划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华远地产拟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公司控股股东华远集团。
3月12日,山子高科(曾用名:银亿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公开挂牌转让公司房地产业务相关股权和债权资产。此次交易后,公司将全面退出房地产业务。
根据最新消息,6月28日,山子高科公告称,已以6.01亿元的价格出售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含剥离企业)对剥离企业的应收款债权。至此,山子高科正式告别房地产行业,公司的主营业务锁定在整车制造、新能源、半导体产业链等领域。
房地产业务已拖累公司业绩
上述企业剥离房地产业务的背后,主要缘于该业务板块对企业业绩的拖累。
如冠城大通,从近年来年报数据来看,2023年其实现营业收入97.21亿元,房地产开发业务营业收入为38.7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9.82%,但这一占比较高的业务并没有给冠城大通带来相应的净利润增长。
根据年报数据,2023年冠城大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7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45亿元。在房地产业务方面,2023年,冠城大通房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9.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06%;合同销售额11.99亿元,同比下降47.25%;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9.39%;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358.09%。
7月9日,冠城大通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到-30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00万元到-3800万元。
针对亏损原因,冠城大通坦言,因公司目前正大力推进产业转型,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存量房地产业务已多年未有新增项目,大部分项目处于尾盘状态,可结转资源减少,同时受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的影响,本期房地产高毛利项目结算规模较小。后续公司将继续加快存量项目的去化和房地产业务退出工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做大做强电磁线业务,并通过盘活资产、加强经营管理等举措实现降本增效。
同样,从年报数据来看,近年来格力地产的经营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2023年,格力地产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32亿元,同比增长16.95%;归母净利润亏损7.33亿元,已连续第二年亏损,上年同期亏损20.57亿元。并且房地产开发业务依然为其主要营收来源,占比达到了89.45%。
而对于业务重组原因,美的置业称,尽管集团2023年度维持健康的财务比率,并设法满足“三道红线”要求,仍须承担沉重负担及债务以支持其房开业务。把房开业务从本集团剥离将可减少该集团的负债和与房地产开发业务的重资产属性相关的信用风险,并为股东提供变现其在本公司部分投资的选择权,减少其与本公司股份相关的房开业务投资风险。
华远地产也表示,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有利于改善公司资产质量,提升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银亿股份称,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行情下,公司的房地产项目和存量资产去化难度较大,房地产经营业务已拖累公司业绩。
预计更多中小型上市房企将逐步“退房”
在较大的经营业绩压力之下,企业对房地产发展前景研判不乐观,一些上市公司不得不谋求转型发展,并提高经营质量。
《丁祖昱评楼市》指出,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周期下,鲜有企业能够独善其身,虽然在行业系列政策支持下,市场端出现了弱复苏迹象,不过在房地产行业新模式建立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应对市场波动的一系列调整还将持续,部分房企将继续深化战略转型。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预计,后续会有更多中小型上市房企逐步退出或收缩地产开发主业,及时对业务范围做出优化调整。这既是企业市值管理的需要使然,也是顺应行业发展方向做出的重要决策。
相关业内人士亦认为,后期或许还会有其他上市公司主动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去重留轻”或成为部分房企转型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