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围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住建工作要点等重要部署,聚焦助力强工兴产,加快补齐城市建设短板,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全市住建领域共开工建设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8个,年度完成投资40.63亿元,同比增长12.8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畅通路网构筑“城市骨架”
2023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牢牢把握道路建设服务城市、服务民生的目标要求,立足枣庄组团型城市特点,以骨干路、片区路、断头路建设为抓手,逐步构建西城区“一环五纵五横”路网骨架,提升道路连通性和可达性。全市住建领域已开工各类新改建道路工程80个,实现61条城市道路贯通,开工道路总长度达83.4公里。
一是科学谋划,不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坚持统筹布局、系统思维,以经营城市理念谋划城市道路建设,切实优化城市道路级配,完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实施了一批“骨干路”工程,不断强健交通“主筋骨”。立足枣庄组团型城区布局,强化骨干路网连通,主城区北部实施贯通东西的大连路主干路建设,滕州市实施纵横新老城区的墨子大道、北辛路等主干路工程,全市新改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以上项目建设规模达到40余公里,城区间外向交通主动脉更加畅通。实施了一批“片区路”工程,不断筑牢发展“硬支撑”。聚焦“助推强工兴产、园区优化升级”工作思路,实施薛城区来泉片区、滕州市东部重点片区、市中区南部片区等多个城市重点开发片区路网配套建设程,以线带面、以面覆全,辐射带动沿线产业及周边经济发展,为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突出重点,着力打通城市“断头路”。将城区15条“断头路”打通工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惠民实事重点抓、持续抓,开工实施了滕州市新华西路、薛城区康平路、山亭区北京西路、市中区大众东路、峄城区承汇路、台儿庄区台北路西延、高新区凤凰路等21条断头路建设工程,目前已有19条断头路具备通车条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持续疏通道路“堵点”,畅通城市“微循环”,在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的同时,实现城区路网无缝连接。
三是提标提质,全面提升道路建设档次。枣庄市从完善路网基础设施着手,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同步配齐城市道路设施“家具”,将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无障碍设施等融入建设内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了世纪大道绿化提升、长江东路升级改造、西昌路提升改造等一批城市道路提升工程,树立“干一个工程,成一项精品”建设理念,打造“一路一景”城市特色景观,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形象和品质内涵。精心打造“畅安舒美优”的城市道路通行环境。
全域海绵焕活“城市基底”
2023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转型发展,以建设独具鲁南特色的海绵枣庄总体目标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凝心聚力推进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明显改善,城市韧性持续增强。年度开工海绵城市建设面积约12.8平方公里,新增海绵城市面积约12.2平方公里,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99.04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44.82%,不断提升城市“含绵量”,增强城市韧性和综合承载力。
一是高起点规划,科学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全域谋划,编制印发《枣庄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明确规划控制目标,细化海绵管控分区,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统筹布局全市海绵城市建设,为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提供管控依据和技术支撑。坚持高位部署,《枣庄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于2023年1月起施行,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枣庄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工作机制。
二是高水平管控,严把项目建设过程监管。全面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管控,指导各区(市)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各类建设项目建设条件和规划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对新建小区、公共建筑、道路、公园、水系、广场等严格执行低影响开发技术,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普及性、认可度。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系统布局和建管协同原则,在各类建设项目中贯彻海绵理念,落实海绵措施。
三是高标准建设,多措并举推进海绵项目。按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将海绵城市与市政道路新建改造、水体治理、河道湿地建设、公园水系绿化、老旧小区改造、住宅小区开发等项目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去年以来,全市实施了滕州市东城公园、薛城区中央花城南带状公园、市中区雨污分流改造、山亭区老旧小区改造、峄城区南关游园、台儿庄区两岸公园、高新区口袋公园等各类海绵城市项目73个,累计完成投资约16.2亿元,通过系统谋划源头减排、调蓄及雨水资源利用,不断提升城市“含绵量”,增强城市韧性和综合承载力。